欢迎访问蓟州生活网!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蓟州头条  >  本地  >  八十年代后的人们,关于蓟州于桥水库你们了解多少?
八十年代后的人们,关于蓟州于桥水库你们了解多少?
2021年09月14日 21:13   浏览:559   来源:小丑鱼

于桥水库,滋养了一代天津人的“大水缸”


山水掩映下的蓟州区


本文大概3300字

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





“大水缸”简介


自古以来,凡是山水交错的地域,一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。京东古城蓟州就是一个这样典型的城市。它山水相依,历史悠久,有证可考的人类活动遗迹可以追溯到十万年前。期间,周、汉、唐、宋辽、明、清等朝代的文字记载以及名胜古迹数不胜数。也充分说明这座城市的宜居魅力。


蓟州北部,燕山山脉自东至西将整个城市牢牢依托在自己宽厚的胸膛前,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。南部,在于桥水库、泃河、州河,以及汇流形成的蓟运河的滋养下,劳动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。再往南出蓟州,所辖蓟州的整个天津市境内就再也没有这番景色了。


     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蓟州区

  

新中国成立后,蓟州划归河北省唐山市,1973年9月划归天津,相沿至今。并且定位为天津后花园,天津大水缸。而大水缸的由来就是因为坐落在蓟州境内的于桥水库而得名。它过去和潘家口水库、大黑汀水库一起被列为天津市重要的城市水源地。多年来,于桥水库不仅保证了城市人民的饮水安全,也极大地改善了天津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,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
蓟州区于桥水库


于桥水库,又名翠屏湖,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。位于天津蓟州区城东,距县城4公里,翠屏湖水面宽阔,东西长35公里。登翠屏山俯瞰,烟波浩淼,水天一色;荡舟湖上,鸥浮上下,鱼戏东西。翠屏南岸,葡萄压枝,花果满园;西岸大堤横卧,绿树缘堤,远山如黛。翠屏湖盛产鱼虾,尤以金翅鲤鱼闻名天下。


蓟州区地标产品之一 —州河鲤


于桥水库是一座山谷型水库,主要接纳沙河、黎河、淋河3条河流的汇水。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50mm,年自产径流5.06亿m³,控制流域面积2060k㎡,最大库容15.59亿m³,正常蓄水位21.16m,相应库容3.85亿m³。


那么这么大的水库,它是自古就有吗?它的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?






“大水缸”的前世

别看它定位高、贡献大。但是年纪却很小。水库始建于1959年,1960年7月完成第—期工程(拦河坝、泄洪洞)。1965年续建开挖溢洪道(实际只开挖至23.0米高程)。


据史书记载,每逢雨季,州河、蓟运河洪水肆虐,泛滥成灾。解放前的38年间,就曾经发生过11次洪涝灾害,受灾最严重的是蓟县南部的青甸洼和太和洼,洪水一到,顿成泽国,禾苗殆尽,街上行船,人民群众饱受水患之苦。解放初期,虽然政府对水害进行了治理,但是州河下游仍发生过7次严重水灾。1958年最为严重,州河上游决口27处,519个村庄、占蓟县总人口69%的33.39万人受灾,受灾农田面积100万亩,占当时蓟县农田总面积的91%。


解放后,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蓟县人民的生活。1951年,国务院派代表团到蓟县召开了“老区人民代表会”。会议期间,代表们提出了吃水难的问题,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。从1953年开始,各级财政都专门拨款解决水的问题。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,治理河道,大规模建设蓄水工程。1959年,为了根治州河水患,消除洪涝,发展农田水利事业,同时结合水利发电、水产养殖等综合开发,党和政府决定兴建于桥水库。


1959年12月1日,于桥水库开工典礼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
1959年12月1日,于桥水库开工典礼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1959年12月1日,蓟县翠屏山下,红旗招展,锣鼓喧天,数千人参加的于桥水库开工典礼在这里举行。河北省唐山市市长张文浩(当时蓟县属于河北省唐山市)在开工典礼上讲话并挖开了第一锨土,水库指挥部党委第一书记刘志远拉起第一辆车。从此,来自蓟县、遵化、玉田、宝坻等4个县的浩浩荡荡的4万民工大军开进了水库工地,顶风雪,冒严寒,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水库建设。人们在州河中游的凤凰山与翠屏山之间劈山截流,使上游的沿河盆地形成一个水域辽阔的山中之湖。


水库工地设总指挥部,总体设计由河北省水利设计院完成。负责水库施工的工程科由来自周围几个县的70多名水利技术人员组成,他们与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上。当时缺少机械化的大型设备,全靠民工们用人工小推车推土拉石,整个工地红旗飘扬,劳动号子此起彼伏,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,涌现出了“遵化飞夯突击队”、“十兰花女模范”、“红旗连队”等多个英模集体。


修建于桥水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
修建于桥水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
1959年于桥水库建设场景(白天)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
1959年为建设于桥水库点灯夜战(蓟州区档案馆提供)


水库工地的生活非常艰苦。当时,国家供应每人每天2斤半粮食,由于劳动强度大,又缺少蔬菜和副食,许多民工吃不饱。但是,为了早日建成水库,他们克服艰难困苦,不惜流血流汗。隆冬时节,为了给冬季施工的料场保温,民工们献出了棉衣被7000余件。1960年5月20日,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,于桥水库大坝终于达到了规定的拦洪高度,广大民工欢欣鼓舞地参加了庆祝大会。


于桥水库1960年开始使用。当时作为“调节水库”,它在汛期拦住洪水,为州河、蓟运河错开洪峰,保证洪水安全下泄。从于桥水库建库至今,州河两岸再也没有发生过历史上的水灾惨景。


1977年8月3日,由于连降暴雨,上游的洪水猛然下泄7.13亿立方米,于桥水库的水位一下子超过了规定水位,猛升到近20米的关口。水库接受了考验,没有异常情况发生。1978年7月,水库流域平均降雨321毫米,入库洪峰达到了每秒钟1820立方米,大大威胁着水库和下游河道的安全。于桥水库采取了全闭闸门24小时,库内的最高水位曾达到近22米,控制了上游洪峰下泄量的90%以上,从而错开了下游洪峰,缓和了河道引洪压力,保障了蓟运河流域各县、区125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。


从1959年到1985年,于桥水库经过26年的建设整修,达到了国家一级建筑标准,完成工程量609695万立方米,投工1235万个。1960年以前,天津用水一直依靠北京市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供应,由于两水库上游的中小水库不断增多,加上连年干旱,北京市用水已非常紧张,难以继续向天津供水。至1981年8月完全停止向天津供水,临时改为“引黄济津”,以解决天津的用水危机。即使这样,天津的缺水仍然不能完全改善,“海河水腌咸菜”就是那时的“天津三大怪”之一。解决天津市的用水问题,一直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深切关注。滦河发源自巴彦吐骨尔,水源充足,水质好,没有污染。早在1972年,中央领导就高瞻远瞩地提出“把丰富的滦河水拦蓄起来,解决天津市和唐山地区的用水问题”,并修建了潘家口、大黑汀两座水库。而要往天津输水,必须选择一条好的输水路线。经过有关部门反复勘测和比较,认为能够经过于桥水库调蓄的“北线”优于“南线”,于是,确定了从潘家口水库,经过分水岭隧洞到达蓟县、宝坻、武清、北辰、宜兴埠的全长234公里,经过12条河流的漫长“引滦入津”线路。


1981年6月14日,国务院转发《关于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的会议纪要》,拉开了引滦工程的序幕。1983年9月5日,经国务院批准,天津市抗旱防汛指挥部规定:于桥水库被改为“引滦入津中转水库”。规定总库容15.59亿立方米,蓄水4.24亿立方米,并对水库的设施进行加固。加固后“50年一遇保下游,百年一遇保铁路,超过百年一遇保大坝”。





“大水缸”的今生

一个伟大的工程结束了天津人喝咸水、喝苦水的历史,它就是举世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。1983年以来,于桥水库纳入引滦入津工程,除了防洪,主要功能变成了为天津市人民供水。所以,被天津市老百姓亲切地称为“大水缸”。就是这个“大水缸”为天津市的千万人民提供了饮用水,为天津市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。


为了天津人民吃水,库区农民作出了巨大牺牲。北岸有座小山叫峰山,山上有个美丽的小村叫崔各寨。60多个这样的小村庄在引滦入津修水库时往上迁移,成为“库区村”。加上1959年建库时迁移的杨家套、朔河村等80多个村庄,蓟县140多个村庄的十几万农民因为修建于桥水库失去了土地,搬离了世代居住的故乡,大多以捕鱼、养殖为业,有的人则出外打工。为了解决天津城市人民饮水问题,蓟县人民以大局为重,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。


美丽的于桥水库


时至今日,天津市于 2009 年提出于桥水库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保护工程。为配合工程实施,蓟县计划对水库周边居民、企事业实施搬迁。先后73个村再次离开自己的故土,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。


如今,于桥水库已成为国家级大型水库、天津水利的一颗明珠。清凉的滦河水仍然从这里经过暗渠汩汩流入津城的千家万户。湖水清晰地记录着今天和往日的故事,轻轻吹过湖面的微风仿佛传达着天津市区人民的感激之情。





END



文章来源:蓟州人文地理







头条号
小丑鱼
介绍
推荐头条